走进长沙县江背镇印山村麻姑井酿酒有限公司,一个个精致的酒坛尽收眼底,一瓶瓶美酒香味扑鼻。温度只有18℃左右的酒窖舒适宜人,占地5000多平方米,藏有白酒与糯米黄酒300多吨。
公司负责人赖令采用传统手工艺酿制糯米黄酒、白酒和其他酒,各类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同时带动周边农户共同增收,不仅解决了周边部分劳动力就业问题,还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2021年,赖令获得了长沙县江背镇“美丽宜居村庄建设先进个人”的荣誉,并于今年获评“长沙市青年岗位能手”。
“粮必精、水必甘、曲必陈、器必洁、工必细、储必久……”说起糯米黄酒的传统酿造工艺,赖令顿时打开了话匣子。
作为土生土长的江背姑娘,赖令从小就听闻当地的麻姑井酒。为了确保黄酒的优质和美味,十年前她开始前往全国各地学习酿酒技术,多方取经后,反复尝试酿造适合本地口味的酒,并根据气温、环境的变化,不断创新酿造技艺。
与现代化条件下批量酿造的黄酒不同,麻姑井糯米黄酒选用的是上等的优质糯米和纯净地下井水。经过浸泡、蒸煮、发酵、压榨、过滤、陈窖等多道工艺流程,酿出来的糯米黄酒无任何添加剂,保证了口感和纯度。
“我们不但自己种田,每年大概还要向村民收30万公斤的粮食酿酒。”赖令介绍,尊龙凯时周边有近150亩的糯米田长期向酒厂供应糯米。公司不但能通过收粮给村民提供收入,酿酒产生的大量酒糟还为周边养牛的村民提供饲料。
除此之外,每逢酿酒时节,公司还为村民提供工作岗位,每次都能有十多位村民来到酒厂工作。2022年,通过“农业经营主体+村委会+脱贫户”的模式,公司与江背镇印山村、五福村等多个村民居委会签订协议,覆盖脱贫户中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意愿的对象参与就业。
“麻姑井糯米黄酒储存环境的气温须恒定在15至18摄氏度,这样酿造的黄酒不会变味,越陈口感越好。”除了酿造,储藏条件也是对酒质量的必要保障。耗时六年,流转周边20亩土地,赖令和家人一同“挖”出了占地5000多平方米的酒窖,最多可储存600吨酒。
走进地下酒窖,记者看到,一条条地道一眼望不到尽头,远处酒气氤氲。一人高的拱洞在地道两旁鳞次栉比,每个拱洞内深埋一坛500公斤的陈年黄酒,密封圈扎紧,红绸布掩盖。坛子上标注着存放时间,拱洞上方用数字标记着序号。
“酒窖的安全、卫生,也都是我们每天时刻牵挂的。”赖令介绍,在特定的地方放上石灰,可以保持酒窖的干燥,使得酿造的黄酒不会变味。同时,尊龙凯时酒窖还防栓、24小时低功率照明灯、排气通风管道,既防爆又防潮,时刻严防安全事故发生。
“糯米黄酒香气浓郁特殊、口感醇厚爽口,含有很多种营养成分,通常酒精度比较低,潜在消费者范围很广。”赖令介绍,糯米黄酒作为一种营养丰富、口感柔和、风味独特的低度发酵酒尊龙凯时,适合各个年龄阶段消费者饮用,同时还可以用作烹饪辅料。
据了解,黄酒在世界的发展历史已经有2500余年。江背镇的麻姑井酒同样历史悠久。目前麻姑井酿酒有限公司的黄酒酿造技艺已经被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赖令认为,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就要做大非遗产业,延长产业链条。通过建成一个以酒为载体,集企业展示、文化创意、生态旅游、工业旅游于一体的文化旅游综合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如今,麻姑井酿酒有限公司正运用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设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酒的酿造;同时以糯米黄酒为主,其他发酵酒的生产、窖藏以及农副产品加工、旅游等综合开发。
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据了解,尊龙凯时长沙县江背镇在推进美丽宜居村庄建设中,把特色产业的培育作为重中之重,充分挖掘地方生态资源、文化资源、产业资源,引导鼓励产业带头人参与美丽宜居村庄建设尊龙凯时,努力形成“一村一特”的发展模式,麻姑井酿酒有限公司正是这一模式的生动体现。
“建立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省级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在这里,有麻姑井酿造基地(非遗中心)、乡村民宿、生态餐厅、酿酒植游赏园、品类展示、酒器展示、文创产品展示、原材料生产基地等。”目前,有着悠久历史的麻姑井,正在进行保护性开发,民宿等在抓紧建设,围绕麻姑井洞藏酒窖,正在推进酒文化展示园、酒文化体验园等特色体验项目的打造。
“以此打造一个麻姑井酒文化园,通过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吸引更多人来我们这里游玩参观。”走出地窖照明资讯,笔直的道路两旁,景观式的酒缸林立,文化园的施工现场如火如荼,赖令对未来充满期待。